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主人公“张潮”
也曾想象自己能用「最后一课」给学生留下点什么,但是学生却并不在乎。
此刻,笼罩在教师这个职业上的神圣性被消解了,暴露出一个窘迫的、尴尬的、无奈的,甚至是可笑的教师个体。
一个编辑笑道:“他到底是有多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
另一个编辑道:“他爸爸不就是老师吗?估计是有心理阴影!”
“那他还读的是燕师大?”
“读师大不一定要喜欢当老师嘛!”
“行了行了,赶紧看,我觉得只从人物形象来说,这篇就很有价值。
以往的文学作品里,很少有人会这么塑造老师!”
“是啊,以前塑造老师基本都要死要活的,不是癌症晚期还要坚持授课,就是猝死在课堂上。
哪敢有人这么写老师!
教工委领导看到了不得发飙。”
“别人写,可能真会发飙;张潮写嘛……估计他们只能忍着了。”
“对哦,张潮自己是教师子女,还是燕师大毕业……这属于自揭家丑。
说起来,评职称这种事确实折腾人,也不知道谁想出来的损招……”
“嘘……”
一个编辑嘘了一声,又用手指了指主编室,意思是别让领导听见了。
毕竟评职称这事,哪个公家单位都有,其中的猫腻多了去了,早就是个超级大酱缸,甚至直接养活几百家半死不活的各级学术期刊,都指着版面费过日子。
只是这位编辑不知道的是,程永新压根管不上他们。
他和毕飞宇都沉浸在《最后一课》的后半截故事里,震撼不已。
《最后一课》的后半部分,是叙写“张潮”
来到了深城做家教以后十年的浮沉,其中光怪陆离,让两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里,未来十年中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大城市的基础教育陷入了近乎疯狂的内部竞争当中。
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时间长一点、注意力更加集中,会给孩子吃精神类的药物,并且叫做“天才药”
;普通的周末补课已经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了,他们甚至要求老师住进家里,一天24小时“陪伴”
孩子……
学校的老师不再是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可以胜任的了,大批的土博士、洋博士加入了教师队伍;牛津、剑桥的“海龟”
为了抢一个小学老师的岗位可以抢到头破血流,最后是被一个空降的哈佛教授摘走了……
大型教培机构开始直接叫板公立中学,甚至可以把他们的尖子生高价挖过来做招牌;公立中学甚至放弃了自己教研,转而向大型教培机构购买试卷和练习……
《最后一课》这篇里,甚至发明一个非常怪异、却异常准确的词汇来形容这种现象——「卷」!
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培老师如鱼得水,收入蹭蹭上涨,年入百万不在话下。
主人公“张潮”
也逐渐褪去了学校里的无知、自大、清高,变得市侩、圆滑、卑鄙。
他会怂恿家长从他这里购买“天才药”
;会举报竞争对手的工作室;会贿赂公立校的老师,让他们把学生“卖”
给自己。
张潮甚至会为了“留住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