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那个时候,他就像抑郁时的状态一样,对外界的事物都没有形成过份深刻的信仰(除了母亲),而保持着一种好奇而朦胧的美妙感觉与探索心理.
只是因为这种记忆的丧失,使朦胧的美妙演变为"万念俱灰".
前面所说的,一个“退行满足”
的人,只敢追求阴暗面较强的女孩。
因为他没有自信去和人争那些阳光漂亮的女孩。
分析到后来,原因这种“退行满足”
也是合理的。
因为他把母亲的阴暗面转移到外界女孩身上,帮女孩战胜阴暗象征着帮母亲战胜阴暗。
因为他的心理疾病就是因为逃避了母亲的阴暗。
必须要与她同气连枝,战胜阴暗,才能获得健康的心理。
自暴自弃者的作贱身体,也许看来是无可救药;但可以自然生长到儿时裸露身体的天真与勇气。
裸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种感觉;天真与无所顾忌的感觉。
这就是一种“自然生长”
。
原本理论化的“退行满足”
,竟然只是一种变形的自然本能。
包括从“心理到生理”
的跳跃,也是一个“自然生长”
地过程。
因为患者的心理症状几乎已被完全分析,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心理疾病就会被引导到更接近根源和本质的“生理”
上来。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患者唯一担心的就是——有关生理影响心理的暗示。
自然生长也是心理上的——潜移默化,或是一种渗透。
也可以这样理解:心理疾病就像生理器官的一种病变.
切除病变的器官,固然可以祛除病毒,但正常的部分也被切除了.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
但听之任之也是不可取的.
只有引导它自然蜕变,恢复到本来的正常状态.
所有理论化的心理分析,都要回归到自然本能。
所以在前面,多次出现“分析到此,几乎已再无疑问“;却到后来又再次出现疑问。
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就是这种“自然生长”
的道理。
而且我认为这样要比那些:了解到新的一层境界后,对前面的一些结论全盘否定;又更进一层境界后,再又对前面的结论全盘否定……要好得多.
因为这极像是心理疾患者的做法.
就像他们有时喜欢一个人,结果因为一次矛盾,全盘否定他,让自己陷入绝望;结果后来他们又和好了,他又对自己当初地憎恨自责不已……
他们总是徘徊在这种断断续续、迷失自我地痛苦境地。
但是,如果心理分析总是要反复进行,那似乎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