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自打唐朝起,扬州就因位处要冲,漕运兴起后,逐渐发展成了盐业转运中心,这地方沿着古运河,北到洛阳长安、南到江西,西到蜀中。
还没到扬州码头,在宽阔的江面上就能感受到扬州商业的兴旺了,运河上的漕船在人肉眼望去不着边际的江面上是编列成四五条纵队,数百里绵延不绝,相随而行的。
太子爷虽然身份贵重,但被无数船只堵在江上,也只能缓缓降下速度,慢慢排队进了港口。
在扬州进港就花了一个多时辰,是真的叫“千帆过尽”
,程婉蕴这才知道通州和天津那码头都算冷清了。
德柱是跑过扬州做买卖的人,他给程婉蕴解释:“扬州有十个造船厂,每年造船两千多艘,两淮盐运都需在扬州转运,每日就有成百上千艘船在扬州停泊、往返,押运官船的官兵也是数以万计的,另外船工更是不计其数了,真就是应了那句话‘弘阿巨舰、千舶万艇’!
去年扬州一年销了200万引,算起来有10亿斤的盐呢!”
注1
“真是不得了的场面呐。”
程婉蕴还在船上咂舌呢,太子爷就在一边抱着胳膊拿眼斜她:“扬州因盐运与漕运而昌盛,阿婉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程婉蕴一阵心虚,强装镇定:“我为何要知道,我们家又没有盐窝子。”
太子爷就但笑不语。
程婉蕴心虚地轻咳一声,眼神飘忽地望向远方,假装在欣赏码头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的热闹繁华景象。
随即,她猛地灵光一现——太子爷特意带她出门,不会存着到了扬州这里用她这个姓程的歙县出身的侧福晋方招牌狠狠宰割徽商一通的想法吧?
其实程婉蕴也不知道自个在心虚什么劲,她程家真的没贩过盐啊!
太子爷这纯属是地图炮了。
康熙年间的盐业制度,主要还是沿袭明末的“纲盐旧制”
,简单来说,就是“商人承包盐场雇人制盐晒盐、商人收购、商人转运、商人经销”
的“商人专卖制度”
。
朝廷会先估量当地几个盐场的产量几何,制定“纲册”
,然后进行招商引资,给愿意过来投资盐场的商人发放专门的盐引,每年按盐引上规定的行盐数量征税。
没有“营业执照”
的商人,一概不得染指盐业,这就是清朝的引盐制度了。
朝廷有了这个招商引资的政策以后,各地商人立刻闻风而来,去两淮各地出资承包了盐场,注册了大量的“xx盐运有限公司”
及其子公司以后,就顺道把总部按在了盐运集散中心、两淮盐运司所在地——扬州。
而这个纲册注册以后,是可以世袭的。
也就是说你爹爹申请了营业执照(申请执照的手续费大概是一二千两),成了公司法人。
然后你爹爹不幸嘎了,你就可以合法继承自家公司,去当地衙门办理一下法人变更手续,就可以继续开办这个公司了,所以盐商们管盐引叫“窝本”
。
至于为何程婉蕴必须得额外澄清自己家并没有盐窝子……当然她这个澄清说明在太子爷眼里依然十分苍白无力。
因为嘛……打从明朝起,扬州的大盐商大多都出自两个地方——山西(晋商)、安徽(徽商)。
而在清代的两淮盐商中,以徽歙商人势力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