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苍天小说】地址:https://www.ctzw.org
nbsp;nbsp;nbsp;nbsp;辛弃疾取下腰间匕首,打算削下一片炙肉来。
nbsp;nbsp;nbsp;nbsp;不知怎的,那匕首轻微在肉皮上滑了一下,没碰到肉,反割伤了辛弃疾的手指头。
nbsp;nbsp;nbsp;nbsp;辛弃疾把流血的大拇指在口中吮了吮,“咦,奇怪...”
却没放在心上,吮完指头,又拿匕首去切炙肉。
nbsp;nbsp;nbsp;nbsp;奇怪的是,刀刃又滑动了一下,给辛弃疾的手添上了又一道更深的口子。
nbsp;nbsp;nbsp;nbsp;“你这玉柄匕首还是年轻时上沙场随身携带的吧?”
nbsp;nbsp;nbsp;nbsp;范成大将自己腰间的刀取下来,抛给辛弃疾,“跟着你有许多年头,也到了锈的时候了。
赶紧换把新的吧。”
nbsp;nbsp;nbsp;nbsp;辛弃疾一手接住飞来的刀,一边纳闷地打量着自己近日常有异动的匕首:“不应该啊,可能是我年纪大了,不会使匕首了吧...”
nbsp;nbsp;nbsp;nbsp;他摇摇头:“也是有二十年没上过战场了。”
nbsp;nbsp;nbsp;nbsp;靡靡歌乐声中,范成大似想到了什么,靠近了些问辛弃疾:“对了,等江南西道的旱灾平定了些,你想调任去哪里?该活动的得赶紧活动了。”
nbsp;nbsp;nbsp;nbsp;辛弃疾看了会儿歌舞,片刻才摩挲着腰间的匕首,笑答:“范公,这些年下来,我也看清了,去哪里都一样,反正我这辈子也就这样喽。”
nbsp;nbsp;nbsp;nbsp;范成大一默。
nbsp;nbsp;nbsp;nbsp;他不知该说什么,只好拍了拍辛弃疾的肩,陪饮一杯。
nbsp;nbsp;nbsp;nbsp;从年龄上来说,其实辛弃疾只有四十,比他还要小上十多岁。
连范成大都没到完全退隐的年纪,辛弃疾本应更不该萌生退念。
nbsp;nbsp;nbsp;nbsp;但辛弃疾的身份有些尴尬。
nbsp;nbsp;nbsp;nbsp;详细来说,他是被朝廷划在“归正人”
范畴内的官员。
nbsp;nbsp;nbsp;nbsp;所谓归正人,多指中原人。
nbsp;nbsp;nbsp;nbsp;靖康之变后,高宗领子民南渡,一路丢失大片北方领土,使原本的国土沦陷于金人铁蹄之下,也使其上的百姓不得不在金人统治下生活。
这其中,就包括了辛弃疾的故土济南府。
nbsp;nbsp;nbsp;nbsp;丢失土地容易,收复土地很难。
因为丢失土地只需狼狈逃窜,脸面都不必顾忌,而收复土地需要捡回脸面,端起架子。
nbsp;nbsp;nbsp;nbsp;朝中官员大多没有收复土地之能,但却有空谈国威之口——他们对归正人往往又用又防,有用时利用,没用时,则不遗余力地出言打压,将“邪”
施加于归正人头上。
nbsp;nbsp;nbsp;nbsp;譬如辛弃疾,他自小受长辈教诲,在沦陷区心怀复国壮志,二十一岁时就从金人领土带兵造反抗金,冲杀回了大宋,甚至得高宗亲自接见,赞叹感慨。
nbsp;nbsp;nbsp;nbsp;可惜身份始终是座不能逾越的高山。
归正人是朝廷最忌惮的群体,辛弃疾带兵打仗、以数十人深入万人敌营并斩获叛徒首级的惊人战绩注定只能成为流星一样的少年记忆。
nbsp;nbsp;nbsp;nbsp;直至如今,辛弃疾才四十一岁,已分别担任过湖北、湖南、江西道安抚使,也做过多处的一府之长,这样的频繁调动,既是信任,也是忌惮。
nbsp;nbsp;nbsp;nbsp;他的官位在不同的文职之间辗转,官越做越大,却与沙场再无干系。
nbsp;nbsp;nbsp;nbsp;若辛弃疾年少时起义只是为了做官,倒也正好,可他偏偏从未放弃过北伐的梦想,不停给官家上书,献兵书《美芹十论》、《九议》,请求朝廷派兵出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